光伏风电产业进入调整期 国内市场价值凸显
经过多年的迅猛扩张后,中国的风电和新能源产业或许真的该停下急速狂奔的脚步,冷静地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线了。
2012年中国农历新年前夕,中国风电企业遭到来自美国的“双反”伏击。美国风电塔联盟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及越南的应用级风电塔产品发起“双反”调查。这也是继光伏产品之后,美国近期对中国新能源领域发起的新一轮“双反”调查。
近年来,无论是我国的风电产业还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都经历了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以及在美国遭受“双反”调查的困局。有分析认为,这两次“双反”调查毫无疑问都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但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确实需要重新整理一下思路,下一步该怎么走。2012年或成为我国风电和光伏产业转折之年。
多事之秋
随着产业链上游多晶硅价格连续下跌以及国外市场的持续低迷,2011年我国光伏企业***地出现了全行业亏损。2011年前三季度,国内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LDK的毛利率大幅下降,4家企业总共亏损2.9亿美元。其他在国内外上市的光伏企业的境况也同样糟糕,某家企业甚***在年中传出了破产消息。
在光伏巨头纷纷出现亏损的同时,中小企业则大面积倒闭。有报道称,自2011年10月以来,国内已有超过300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歇业,只剩下50家左右。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1年10月中旬,Solar World等7家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联名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征收超过100%的高额惩罚性关税。2011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立案,展开“双反”调查。
时隔数月,光伏企业“双反”风波尚未平息,中国风电企业又再次成为美国“双反”制裁的目标。据了解,虽然此次涉案中国企业总共4家,分别为天顺金属(苏州)制品有限公司、江阴澄西船厂、上海泰胜电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及重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但消息一经蔓延,A股市场便敏锐地做出了反应,风电板块本已随大盘展开的反弹行情戛然而止,2012年1月11日收盘时,作为板块代表——金风科技(002202)股吧、华锐风电(601558)股吧)股价分别下挫了1.68%、2.32%。
根据以往的经验,任何“双反”调查无论结果如何,在调查过程中都可能带来不良的示范效应,紧接美国之后,欧盟可能也会效仿跟进。一旦上述“双反”调查被接受,将给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业带来沉重的打击。
2012年1月30日,中国大地还沉浸在农历新年的喜庆气氛中,美国商务部突然发难,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就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双反”案做出反补贴紧急情况初裁。美国商务部决定,将在2012年3月2日初步裁定反补贴税率后,向前追溯90天开始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补贴税,即2011年12月3日以后进口***美国的中国涉案产品均将被征收反补贴税。
有关法律界人士表示:“虽然这只是初裁,并不能代表***后的结果,而且中国光伏企业也正在积极抗辩中。鉴于此前美方对中国轮胎、光伏组件、铝型材等产品"双反"立案的前车之鉴,事件或朝着中国政府和光伏业界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紧随其后的风电塔架,想要逃过此劫绝非易事。”
盲目扩张留隐患
“纵观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无论光伏也好,风电也罢,目前遭遇市场"寒冬"***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
据他介绍,2011年我国的光伏总产能已高达40吉瓦,而全球的新增总装机容量却只有20吉瓦左右,相比上年增长30%。国内的产能扩张速度远高于市场增长速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膨胀***500余家。许多与太阳能毫不相干的企业和资本一哄而上,原有的光伏企业也不断发力,尽可能地多融资、做大规模,试图通过“野蛮生长”的竞争手段来占领市场。但由于不重视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一路暴跌,其中多晶硅价格在2011年12月19日跌穿每公斤22美元。
投资大跃进之后的产能过剩、主要市场欧洲需求的萎缩以及国内银根收紧后的资金压力,使得众多光伏企业在2011年第四季度集体陷入了经营困境。
“光伏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将迎来薄利时代。”孟宪淦告诉记者。英利董事长苗连生也表示:“光伏行业未来将经历***少18个月的"寒冬"。”
在风电领域,同样的戏码也在重复上演。“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风电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大的风电装机国。但在风电行业惊人的“中国速度”背后,产能过剩、价格恶性竞争、研发能力不足、设备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并网适应性差等一系列问题集中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已形成了超过80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而现阶段的风电整机价格水平已经逼近企业的成本线,“如果再跌,风电企业也要亏损了”。
谈到中国企业近期连遭遇“双反”调查,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表示,中国企业除运用法律武器积极应对“双反”调查外,应吸取教训,苦练内功,不断创新技术、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拥有充分的话语权,从根本上避免贸易摩擦。
挖掘细分市场和国内市场
危机本身也是机遇,市场的过度竞争、行业技术门槛的提高必然带来整个行业的整合。
李玲告诉记者,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整合,部分规模较小、过度依赖补贴实现增长的企业将面临退出的风险,这对风电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全新的机遇,长期来看将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2011年下半年大唐集团收购山东华创风能70%股权就是一个信号。
“虽然整机制造企业日子不好过,但2012年风电行业机构性投资机会依然存在。”李玲表示,风电变流器是风电整机中仅有的几个尚未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目前国内风能变流器主要依赖进口,ABB、Converteam、美国超导等国外品牌占据国内风能变流器主要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占比仅5%左右,存在着广阔的市场替代空间。同时,2011年国内几次大规模的风机脱网事故引发的风机改造潮也为风电变流器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早前出台的《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18项风电新国标,针对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准入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李玲认为,这表明风电产业在经过近5年迅猛发展之后开始回归理性,由速度/规模导向型发展转向质量/效率导向型发展。随着新国标的实施,我国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有望获得突破,进而实现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转变。
而在光伏领域,“中国光伏产业95%的产品都是出口,如果我们的光伏企业想继续发展,就要改变策略和方法。”孟宪淦告诉记者,原来国内光伏企业是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在国际市场打拼,这条路现在已经走到尽头。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要度过"寒冬",必须摆脱光伏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尴尬境地,创新技术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同时大力挖掘国内市场以吸收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
据了解,目前保利协鑫和洛阳中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引进技术辅助自主研发,率先启用冷氢法生产多晶硅,大幅降低了多晶硅的生产成本。此前,投中集团就光伏行业的投资价值对行业投资人进行调研,有投资人表示目前多晶硅成本过高,如果有新技术的突破,相信具有投资价值。
在2011年年底举行的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成果总结会上,***能源局相关人士曾透露,2012年年初将形成并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光伏发电上网难瓶颈有望突破。届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核心部件的光伏逆变器投资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
“我国光伏逆变器由于起步晚,在资质、价格上都不具备优势,因此无法打开海外光伏市场。如果国内光伏发电市场能够启动,将给国产光伏逆变器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国产光伏逆变器占有率有望提高,实现全面进口替代也不无可能。”业内专家认为。
本文转载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涛